全民反詐行動丨榆林一女子在“虛假銀行”貸款被騙10萬元,欲跳樓輕生

2024-10-23 16:49:41 來源:榆林市反詐中心

近日,榆林一女子小美(化名)報警稱:她接到一陌生電話,根據對方指導下載App貸款后,被騙10萬元。

簡要案情

小美接到一通陌生來電,對方自稱是“浦發(fā)銀行”的貸款經理,問小美需不需要低息貸款,免征信下款快。正好小美最近手頭有點緊,便詢問怎樣辦理,經理表示可以加微信詳聊。小美添加上經理微信后,根據對方發(fā)來的鏈接下載了一個App。注冊登錄后,小美在App內填寫了自己的個人信息和需要的貸款額度,隨即顯示審核通過。小美申請?zhí)岈F,客服卻告訴她銀行卡號填寫錯誤,導致賬戶被凍結,得繳納1萬元解凍金解凍后才能放款。

小美為了能成功放款,便向客服提供的銀行卡號轉賬1萬元,隨后,再次申請?zhí)岈F,客服又稱小美操作失誤,導致賬戶被二次凍結,這次得繳納6萬元解凍金才能提現。小美只好又向客服轉賬6萬元,本以為這次轉賬完成后可以成功放款,客服卻表示小美還需再繳納3萬元激活提現通道,小美再次轉賬3萬元,當看到客服又告訴她銀行卡被風控,還得再交10萬元的風險保證金后才能提現時,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,隨即報警。

圖片

圖片

套路解析

(一)詐騙分子一般先通過微信、電話、短信、等平臺,發(fā)布虛假貸款廣告,一旦被害人聯(lián)系,對方便冒充知名金融機構,獲取被害人信任,引誘被害人下載虛假貸款App。

(二)被害人在App或網站進行注冊后,他們會以貸款需審核為由,要求被害人先繳納“保證金”、“手續(xù)費”,或者以被害人操作失誤,銀行卡號填寫錯誤、流水不足等原因,要求被害人繳納各種費用。

(三)一旦按照對方的要求轉賬,最終遇到的結果就是貸款沒到手,詐騙分子會把你拉黑跑路。四、

警方提醒

(一)金融類App在手機應用市場的上架審核十分嚴格,需要提供相關資質證明。由于虛假App無法在正規(guī)應用市場上架,詐騙分子只能以發(fā)送網址鏈接或二維碼的方式讓被害人下載虛假貸款APP。

(二)正規(guī)貸款機構不會以“解凍金、認證金、保證金、做銀行流水或者資質審核”為由先行收取費用!如需辦理貸款,請通過正規(guī)渠道進行業(yè)務辦理!

(三)如不幸被騙,一定要第一時間保留聊天記錄、交易記錄、聯(lián)系方式等證據,為警方破案提供線索,并立刻撥打110報警,最大限度挽回損失。

責任編輯:王軒

掃一掃分享本頁